首页 >  聚焦 >

有这种表现的人,别急着治抑郁

2023-06-18 09:51:34 来源:精神科王永龙医生

在生活中,我发现很多人是这样的:

即使对ta人来说举手之劳的小事,也不敢“麻烦”别人。

我多年的好友柴柴,就是个非常 “怕麻烦” 的人。


【资料图】

比如:

家里的灯泡坏了不会换,硬着头皮折腾了很久,也不愿向房东求助;

加班忘记点外卖,同事提出顺路打包,她会因为怕欠人情而拒绝;

不吃香菜,却不好意思开口麻烦店员,等上菜后再一点点挑出来......

有次,我忍不住问她:

“要是遇上搞不定的事怎么办?其实偶尔麻烦一下别人也没关系呀。”

没想到,柴柴却说:

“我总觉得,凡事尽量自己解决,麻烦别人总是要还人情的。”

从小到大,我们总是被教育: 不麻烦别人是美德,吹捧当个独立自主的人。

但这些年接触不少来访后,我发现:很多时候,大家崇尚的“自食其力”并不是真正的独立。

独立的标准,从来不是事事靠自己

来访者小连,从小性格独立,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愿麻烦家人。

去年年底,她体检查出了甲状腺结节,好在不算严重。

手术后,独居的她难以照顾自己,只能请假回老家静养一段时间。

术后恢复期间,父母对她非常好:

日常嘘寒问暖, 在饮食上颇多关照, 家务活也舍不得她干一星半点。

刚开始,小连每天吃了睡,睡了吃.....不需要工作,保持尽管“享受”的生活状态。

但不出几天,她却开始感到很内疚:

父母年纪大了,此时的她应是尽孝照顾他们,却反而因为生病让他们照顾自己。

我是不是太自私、太不独立了?

这种强烈的负罪感让她十分纠结,但因为身体状况确实不允许,只能先被照顾着。

但她始终无法忍受这种感受,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调整。

终于,等到身体稍稍恢复,明明原本预计的假期还有一周时间,她却等不及地马上收拾东西回到深圳。

离家前买了很多东西给父母,还打了一笔钱当作是麻烦他们照顾的回报。

后续的咨询过程中,我发现:

不仅仅是对父母,小连在其它关系中也总保持“互不相欠”。

比如:

和关系不错的朋友出门吃饭,坚持AA制;

一旦收到男朋友的礼物,就会找机会还上同等价值的东西;

哪怕是别人主动帮助的举手之劳,也急着拒绝或做出“还人情”的举动。

在我看来,这种看似能够事事靠自己,追求在关系中保持“两清”,却无法接受他人对自己好的独立,不是真正的独立。

它会带来一种结果: 我们既无法从中享受到独立带来的自信和满足,也无法与别人建立亲密的连接。

创伤性独立如何形成?

小连对自己“独立”的要求,与她早年的 人生经历 有关。

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从小到大其实父母和亲戚对她还算不错。

但了解小连早年的成长经历后,我发现:

小连的父母和亲戚虽然行为上对孩子好,语言上却又无不体现“亏欠”。

咨询过程中,小连回忆到印象深刻的一些小事。

很小的时候,有次考试前,爸爸起个大早给她收拾书包,嘘寒问暖考前状态如何。

面对爸爸的关心,小连心里乐开了花。

但没想到,出门穿鞋的时候,爸爸却意犹未尽地补充道:“爸爸在外面辛苦赚钱就是为了让你能好好上学,考个好成绩。”

再比如,妈妈每次做好吃的饭菜,总会往她碗里夹菜。

语言上却叮嘱说:“这些都是妈妈都舍不得吃的,专门给你买的,以后要记着点妈妈的好。”

每每这些时刻,小连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难受:

“爸爸妈妈吃的苦,都是为了我。”

更可怕的是,不止是父母,就连周围的亲戚都总提醒小连:

“你是超生的,你爸爸妈妈为了生你吃了不少苦,将来要好好回报他们。”

看到这里,或许你也发现,小连从小的被爱体验是有“附加条件”的——

你对我的好,是需要我用“加倍对你的好”来偿还的。

而这种 “亏欠式养育” ,让小连重复经历着对被爱的失望。

所以她长大后宁愿“独立”:

习惯什么都自己“扛”; 对家人报“喜不报忧”; 和爱人“平等相处”。

表面上小连确实越来越“独立”,但她在人际关系中不敢依赖,也没有底气麻烦他人。

根本的原因还是“害怕亏欠”,小连认为:

ta人对我的好都是“有条件”的,需要回馈的; 我得不到无条件的爱; 麻烦ta人是不好的,我应该独立。

这使她一面渴望温暖、渴望爱;却一面拒绝他人递过来的好,要求自己独立,不亏欠。

因为“害怕亏欠”而“彻底独立”是一种内在失衡的状态。

久而久之,只要是和关系、情感沾边的事,她都会选择逃避,即使在工作当中需要合作完成的事,也总会尽力完成自己“分内”的部分,避免麻烦和求助他人。

这种失衡也让她压力倍增、焦虑不安,也因此不断在人际关系中加强了 —— 他人对我的付出“需要我回馈”的信念。

小连身上,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创伤性的独立: 害怕重复经历受伤和失望,选择屏蔽与他人连接和关系。

但其实,敢于在需要的时候麻烦别人的独立,才是真正的独立。

钱钟书先生的《围城》里,有这么句话:

最好的谈恋爱方式是“借书”,一借一还,这样就有了“来往”;两个人的互动频率至少是两次,强连接就这样刷出来了。

其实,不仅是恋爱,人际交往也是如此;在来往互动间,关系也就渐渐拉近了。

“麻烦别人,是拉近距离的起点。”

麻烦别人顺路带杯奶茶,我邀请你一起喝,你帮我取快递,我顺路车你回家。关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加深连接的。

亚里士多德说: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。

我们只有通过与他人、世界的连接,才能获得更好的人生。适度的依赖和麻烦别人,其实是勇敢进入关系的表现。

而求助、麻烦别人本身就是一种连接关系的方式。

学习有所依赖的独立

回到小连身上,正是过去在关系中的 创伤体验 ,让她不知道如何面对内心愧疚的感受。

她也就无法大大方方地去接受别人的付出和帮助,她的人际关中存在着一层看不见的隔阂,以至于生病后也没办法心安理得接受父母的照顾。

无可否认,关系中向他人开口求助的确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。

庆幸的是,有所依赖的独立是能够经过后天的一次次尝试习得的。

看到这里,也许你会有很多的担心:

担心自己无以回报, 担心自己配不上ta人的好, 担心开口求助后被拒绝的感受。

如果你也想要找到突破口,或许接下来的建议可以帮助你调整自己:

01

首先你要明白,独立的表现并不是: 不依靠、不依赖、不求助。

能坦然接受他人的好,舒舒服服地去依赖,也是一种宝贵的能力。

相信自己有能力能走出困境,也能够在遇到困难时坦然地索取支持和帮助。

02

在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,却不敢求助他人时,可以问问自己——

我是否也有真心善待ta人的时刻?

如果ta向我求助我是否会帮助ta?

开口求助前,提醒自己,我值得被帮助,因为我也会在力所能及之事上去帮助ta人。

另外, 麻烦一个人,其实也是对他的认可。

试着共情一下别人,成全对方也有被需要的需要。

03

如果你对麻烦别人还是有些胆怯,试着发出 —— “可选择性求助”。

在说完自己的求助时,真诚地多加一句:“如果你现在不方便的话,也没关系。”

这样能让对方觉得这个忙不一定需要帮,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。

同时,也能避免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。

尝试在稳定健康的关系中,互相满足、互相需要。

愿你,通过不断的练习,找到独立和适度依赖的平衡点,落落大方地麻烦ta人。

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、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作分享之用,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,请私信小编,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 ​​​

标签:

珠宝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