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 中国核工业 中国核工业
2022年9月,我利用3天时间,一字不落地精读了《青春无悔 生命无怨——中国核工业功勋人物的故事》一书。期间,仿佛走进了核工业的“凌烟阁”,一个个鲜活生动、功勋卓著的英雄群像扑面而来,我俨然像一个朝圣者,一路瞻仰过去,目不暇接,如沐春风。
(资料图)
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: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”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之际,中核集团隆重推出“核工业功勋榜”,评选出一批做出过重大历史贡献的核工业功勋人物。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,中核集团选取“两弹元勋”钱三强、邓稼先、“时代楷模”彭士禄等20位核工业功勋人物的感人事迹,汇编出版《中国核工业功勋人物的故事》。这些故事生动、集中地体现了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、“四个一切”核工业精神、新时代核工业精神。该书的出版,对于弘扬核工业精神谱系,培根铸魂育新人,激励核工业人加快建设核工业强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,颇具时代意义。
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核工业战线都聚集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,而本书书写的 20 个人物,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和典型代表。他们在不同领域为祖国的核事业艰苦奋斗,取得了非凡成就,建立了卓越功勋,是核工业历史进程的引领者,一系列重大决策、重大事件、重大工程、重大历史节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。
1984年于敏(左二)与邓稼先(中)等在核试验场
本书呈现出这批优秀代表的共同点:强烈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把个人价值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思想自觉,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的行动自觉,伴随终生的忘我工作、无私奉献的职业习惯。他们大都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,要么直接参与了推翻旧政权、建立新政权的伟大革命,要么体会过为富不仁的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,要么品尝过当亡国奴的满腔屈辱,要么在异国他乡遭受过寄人篱下、低人一等的歧视。
本书书写的人物,除宋任穷、周秩等少数核工业各级管理者之外,大部分是从海外发达国家归国的留学生。他们的归国,是完全自愿的。祖国的贫穷落后,他们是一清二楚、充分体验过的。他们的出去,就是为了回来。他们的回来,是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,书写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新传奇。正因为信念坚定、矢志不移,所以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,他们都能奋不顾身、一往无前。
从左至右依次为郭永怀、杨承宗、何泽慧、曹本熹
在展现人物共性的同时,本书充分反映了20名功勋人物鲜明的个性。比如满门忠烈的郭永怀,在回国后,把变卖在美国的家产所得的近5万元人民币捐给国家。当时2000元就能在北京买下一座四合院,现在买一套北京的四合院则动辄几个亿。就是这个出手“阔绰”的郭永怀,一支钢笔用了几十年。
杨承宗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投弃权票的人,其直可掬,其勇可嘉。
“文革”时期被下放农村敲钟的何泽慧,像在实验室测算数据一样,一丝不苟,分秒不差,当时大家都根据她的钟声来对表。
1963年,在核燃料生产的关键时刻,默默忍受爱女病故煎熬的曹本熹继续坚持在四〇四厂蹲点,“不说不代表不痛”。
……
可以说,这20个人物,都像陕西出土的兵马俑,或者卢沟桥的狮子,精彩纷呈,神态各异,没有一张相同的面孔。而且,个性寓于共性之中,个性通过共性来凸显,个性与共性水乳交融,不可分割。
《中国核工业功勋人物的故事》一书,是值得各界人士尤其是核工业人陈诸几案的作品,称得上是为建设核工业强国呐喊助威的一声号角。
(摘编自《中国核工业》报2023年第18-19期)
作者 | 江小生(二七二铀业退休职工)
原标题:《挖呀挖……在核工业“凌烟阁”里挖出新宝藏》
标签: